化妝品高端品牌 端著把錢賺
2015-11-18 編輯:巧巧日化信息部
一直踟躕于要不要“電商”的高端化妝品,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狂歡里,可能真的嘗到了甜頭。而糾結于會不會買到假貨的剁手族們,也許的確通過“旗艦店”這三個字剁出了感覺,哪怕沒有降價,也買出了超值的feel。不管怎樣,這些大牌們,昂頭挺胸地端著,也在雙十一這個盛宴上,把錢給賺了。
高端品牌新大陸
剁手,必須值。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,就算是剁手,也要剁得更劃算,李小姐就覺得今年“剁”得很值。她在某高端護膚品品牌旗艦店購買的面霜,自從以關稅為理由的降價后,價格差僅為6%,而在雙十一,算上旗艦店附上的贈品,甚至已經“比代購還便宜”,李小姐自然覺得“不買都虧了”。
正如李小姐“發(fā)現(xiàn)新大陸”似的感受一樣,今年近20個高端外資品牌的置頂顯示,成為雙十一美妝會場頁面的“新大陸”。今年1月,蘭蔻進入天貓平臺;3月,歐萊雅集團超高端品牌赫蓮娜開出天貓旗艦店;4月和9月,雅詩蘭黛旗下的超高端品牌海藍之謎和芭比波朗線上開店……
過去一直“端著”的高端品牌,紛紛開始放低身段、涉足線上,擁抱這個更為年輕也更有活力的渠道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目前在天貓開設旗艦店的國際一線品牌已超過30個。
雙十一不再尷尬
擁抱了年輕的渠道,卻并不打算放下架子的高端品牌,在線上的銷量一度為人詬病。赫蓮娜曾經一度月銷量超過10件的商品僅有7款。但雙十一改變了這種尷尬,近一個月中,其明星產品綠寶瓶精華的77筆交易中,有74筆為雙十一當天售出的。
事實上,高端品牌在雙十一的收獲,的確不小。據媒體不完全統(tǒng)計,雅詩蘭黛集團旗下海藍之謎、雅詩蘭黛、倩碧、波比布朗、雅漾、悅木之源等高端品牌,雙十一銷量合計約億元,其中雅詩蘭黛占了50%以上,12小時銷量比2014年雙十一全天還多64%。歐萊雅集團今年雙十一銷售總額約達1.5億元,而旗下入駐天貓僅10個月的蘭蔻當天銷量就達5500萬元。
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風生水起的韓妝,高端品牌也收獲頗豐,愛茉莉太平洋旗下蘭芝僅在開場2個小時就突破2100萬,LG生活健康旗下頂級品牌Whoo后當天銷售額為2700萬元。
隱形折扣也買賬
賺錢歸賺錢,“發(fā)型不可亂”——高端品牌即使是遇到了雙十一,也依然要“端著”賺錢。正如李小姐“算計”的那樣,加上贈品比代購還劃算成了買單的理由,而并非價格的直降。這就是高端品牌的與眾不同。
以海藍之謎的明星產品精華面霜為例,今年7月起以關稅為名義降價300元后,60ml裝線上線下售價均為2550元,而網絡上香港代購的價格在2380~2500元之間。雙十一線上價格仍然保持不變,但贈送的禮品價值已超過代購僅百元左右的差價。
同樣的,雙十一銷量更好的雅詩蘭黛和蘭蔻,也是給出了買贈這種隱形折扣。而從銷量上看,消費者其實是買賬的。至于消費心理,李小姐坦言:“平時花這么多錢買的東西,這個時候打折的話,恐怕以后都不甘心買了?!?br />
也許,這也是高端品牌們必須時刻“端著”的原因,不過,顯然這并沒有妨礙他們賺錢。